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

台灣美術種子


2007.08.04 ~ 2007.09.16
地點:國立台灣美術館A2展覽室
圖片欣賞 展場環場實景 文宣品

本展覽之創作者是臺灣美術史上第一批本土培育的藝術種子,其具有特定時空的代表性意義,從中得以探討臺灣美術發展的足跡,呈現出戰後臺灣美術的發展脈絡,更可說是臺灣美術史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資產。

  計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歷年畢業留校2500餘件作品之中精選60件作品展出,依創作媒材分為水墨、油畫、水彩、版畫四大類。

本文引用自:
http://www.tmoa.gov.tw/b/b01_1.php?id=b/b01_1.php?m1=1&m2=0&id=1948&db=&gp=0&types=

2007年8月27日 星期一

貴胄榮華─清代傢俱展


常設展
陳列室:108
參觀網站

傢俱,兼具造形與實用的雙重藝術,一如空間的五官,當眉眼的樣子定形並安好位置,空間遂有了美醜、表情與氣質。

中國傢俱的發展,約在十五到十七世紀攀上高峰。當時,匠人運用紫檀、黃花梨等質感堅實、細緻的硬木,參酌文人的品味,以猶若書法般之線條設計造形和結構,於是所謂「明式傢俱」遂展演出簡練中見素雅;妍秀中見勁挺的風韻。十八世紀,隨著宮廷大量的需求,皇室的影響力驅使清代傢俱逐步向穩重、威嚴,甚至是華貴、縟麗的氣勢轉化,講究裝飾性,充分運用雕、嵌、描、堆的技法,時而加入些許西方的素材。

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著一批主要來自清代恭親王府的紫檀木傢俱。紫檀自古就是名貴的木材種類,質地最堅;份量最沉,色澤或不如黃花梨那般華美亮麗,入眼卻是一種非常靜穆沉穩的感覺。而這些傢俱雖源自一處,其時代風格卻包含了從十七到十九世紀者,所以原本並非全然成套。但順應現代混搭的流行風,本展覽仍嘗試相互組配出分屬兩種環境的組合:一是熱鬧的起居之室;另為寧靜的文房之所,並且參考清代院畫中的場景,置入各色書畫、清玩及陳設器,讓本來失去了真實環境,而侷促在展櫃裡,角色變得有點模糊的文物,重新歸屬到原本的空間中。

本文引用自:
http://www.npm.gov.tw/zh-tw/visiting/exhibit/exhibit_08.htm?docno=378

子子孫孫永寶用—清代皇室的文物典藏


常設展
陳列室:106
參觀網站

每一個博物館的建立,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構成環境。這些生成因素決定了典藏的內容,而藏品正是一個博物館之所以能與眾不同的重要關鍵。不論後來的政治、社會如何變遷,這部份都是不滅的事實,改換的只是詮釋角度。

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藏品,絕大多數得自於清代宮廷的收藏。「子子孫孫永寶用-清代皇室的文物典藏」,展覽的主旨在呈現清宮內府文物庋藏的特質。展示的內容係劃分為兩大部份。首先是意象的,展品為「多寶格」,目的在以多寶格象徵清宮收藏的多采多姿,兼具文化的豐富性及生活的趣味感,給予大家十分充實、愉悅的感受。再則是實質的,以多元的展品讓大家瞭解,中國人冀望傳續、注重源流的典藏觀,以及清代宮廷收藏的來源、保管文物的方式和賦予藏品新意的種種作法,最後並分析帝王品賞文物、珍玩的角度與其影響的層面,總共四個子題。

本展覽的目的,一是企圖更清晰的突顯本院絕大部分藏品的源流、特色。此外,也非常希望與參觀本院的觀眾一同感受,文物由帝王個人獨有,轉化成世界人類共享的美好效果與重大意義。最後,更期待在瞭解前人典守、寶用文物所付諸的行動後,大家也能激起對於文化傳承、延續的感動、渴望和作為。

本文引用自:
http://www.npm.gov.tw/zh-tw/visiting/exhibit/exhibit_08.htm?docno=381

故宮e學園線上課程

網址:http://elearning.npm.gov.tw/index.htm

青銅器數位課程      陶瓷世界歷險記


陶裡乾坤瓷中秘      文物的續命—預防性文物保存


中國繪畫學習課程     文物的修護


國色天香─伊斯蘭玉器


展 期:2007/08/19 ~ 2007/12/20
陳列室:306

盛清時中亞地區維吾爾貴族女子入嫁乾隆皇帝為妃,民間通稱為「香妃」,自此開啟了中國通往伊斯蘭世界的大門。伊斯蘭文化圈的玉器,經商貿途徑集中於新疆回部,再傳入北京的紫禁城。由於乾隆皇帝的激賞,令新疆回部的玉器市場活絡,價格高昂,也引發了贗品的製作。

本院藏有二百多件來自伊斯蘭世界的玉器,通過嚴謹的學術研究,分為:中亞玉器、典型蒙兀兒風格玉器、非典型蒙兀兒風格的印度玉器、土耳其玉器、回疆製作的贗品等。再配合少量中國玉工吸收伊斯蘭風格的新創作,除了推出特展,更出版精美的圖錄。

本文引用自:
http://www.npm.gov.tw/zh-tw/visiting/exhibit/exhibit_08.htm?docno=409